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上海市民办高校在新时代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育人成效。12月18日上午9:00,2024年上海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论坛在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四楼报告厅举行。会上,来自沪上7所民办高校,8位学工教师代表,围绕党建引领下“三位一体”专业导师合力育人模式构建、1234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法、“三阶四导”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聚焦学生成长需求,共筑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新生态进行了优秀成果项目交流。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慧副教授,出席学生工作论坛,以《微光可成炬大爱绘青春》为题做了优秀成果典型报告汇报。
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双向创新协同育人路径。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探索运用“大思政”新载体,整合校内思政教育和校外思政实践,打造乡村振兴服务平台,细化“党支部+乡村振兴”新格局,为广大经管学子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树立特色育人品牌。
整合资源,创建“大爱金山”品牌系列志愿服务团队。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紧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精心打造“大爱金山”品牌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将大思政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为经管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大爱金山”志愿服务队奉行“育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秉持“我为群众做实事”的核心理念,依托大爱金山“小浪花”课后辅导、大爱金山“小海鸥”文博宣讲、大爱金山“小金鱼”反诈宣讲三支品牌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深入张堰小学和张堰社区,开展“大爱金山”品牌系列志愿服务,增强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经管课程思政交融于社区实践模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育人为本,构建大思政育人新向标新风尚。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将思想教育与学生发展相融合,将教育工作与学生工作相融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专业课程思政课堂实践,筑牢思想堡垒,深化意识形态,依托专业课和理论课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学过程。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组织党团员师生参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厚重和革命先烈的精神,强化对思政教育理解和认同。
多方协同,共绘文旅传承乡村振兴新篇章。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与金山区张堰小学结对共建“大爱金山”小浪花志愿服务队,结合基础教育特色课程,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本科院校与基础教育各自的课程优势,为张堰小学学生提供课后兴趣知识拓展,着力提升青年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大爱金山“小海鸥”文博宣讲志愿服务队与金山区文旅局和海鸥大厦酒店携手,在学校和文博场馆之间搭建桥梁,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工程,协同落实建筑可阅读活动。与张堰古镇办和秦望村校镇共进大爱金山“小金鱼”反诈宣讲。三支品牌志愿服务队,赴社区村居实践,夯实青年学生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脚踏实地的“内生力”。
在大思政教育的引领下,经济与管理学院深入挖掘和突显工作特色,以教育强国和教育家精神为指引,通过“专业+美育思政”将专业知识与美育思政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政育人的熏陶和滋养。经管学院将继续以“大爱金山”公益项目为契机,凝炼全新特色品牌项目,形成有职业本科教育实践特色的创新局面,增强项目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中侨经管力量。
(供稿: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