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与委托下,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已连续十二年组织“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项目。
2025年暑期,护理与健康学院深度参与此次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这不仅是一个实践的平台,更能帮助同学们在社会服务中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急救兔来看看护理学子在本次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中的精彩表现吧!

在调查过程中,我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其家属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在收集患者反馈的过程中,我发现患者最关心的是医疗服务的质量。他们希望得到专业、细致的医疗服务。此次志愿者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医院满意度调查不仅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更是一种责任。我认为医院应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更加人性化、细致入微的服务。
——23护理本科3 姜文麒

通过参与支援活动,我见证了医院对患者反馈的重视与快速响应。从调整中药煎药室位置到优化诊疗流程,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种闭环管理机制不仅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也增强了医疗团队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我认为医疗满意度调查不仅是一项评估工具,更是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催化剂。
——23护理本科3 沈宪雨

本次参与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志愿活动,让我收获良多。在引导患者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我近距离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忙碌与患者的真实需求。许多老人对智能设备不熟悉,耐心协助他们完成问卷的过程,让我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患者们的真诚反馈也让我明白,医疗服务的提升需要医患双方的理解与配合。
——24护理本科1 王欣玥

参与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调查,让我真切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温度与改进空间。走访中,有老人握着我的手夸护士耐心,也有患者提出对候诊时间的建议。作为桥梁,我们记录下每一条反馈,深知这不仅是数据,更是推动医疗服务更贴心的动力。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医患之间的理解,就从认真倾听每一句话开始。
——24护理本科6 常谱雪
在上海公立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中,让我对医疗服务有了更真切的认识。起初以为调查只是简单记录数据,档真正穿梭在门诊、病房,与不同年龄、病症的患者交流后才发现,每个打分背后都藏着真实的期待。这次实践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以患者为中心”不是口号,而是细节处的践行。它让我对医疗行业多了份理解,也更懂得换位思考的重量。
——24康复4 王佳淇
通过这场实践,护理学子既能将专业所学融入服务,在提升本领中坚定职业初心,也能以青春力量为医疗服务优化添砖加瓦,更能在与患者的真诚互动中深植人文关怀,谱写出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动人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