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1-10-09   浏览次数:94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2110007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s  Views  And  Systematic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课程类别

公共课

修读类别

必修

学分

5

学时

80

推荐学期

  第3学期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用专业

各层次各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共工程重点教材20218月版。

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3年版;

3、王向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

课程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理论精髓。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学生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基本要求: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思想精髓、精神实质,深刻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学内容: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第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能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分析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自我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性。能综合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及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初步获得对毛泽东思想的认同感。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基本经验、理论的意义。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能评价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提升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明白和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思,能够正确看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能够坚信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基本要求: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联系与区别。能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历史必然和重大意义,提升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内容: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基本要求: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能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明白和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思,能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学,能够坚信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基本要求: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过程,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基本要求: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和过程,了解并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能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同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来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教学内容: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第三节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基本要求: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了解并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价值观念;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教学内容:第一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二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基本要求: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条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能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在心中培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二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基本要求: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了解和理解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理解我国现在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和贯彻的新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时代和历史使命,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教学内容:第一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

基本要求: 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了解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途径,了解保障民生的重要性,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能在心中培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学生法治意识得到增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和谐,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自觉在生活中践行。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教学内容:第一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第四节全面从严治党

基本要求: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了解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路的要求、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了解并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让学生对当前我国的建设大局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更好的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第十二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教学内容:第一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二节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三节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基本要求:深刻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现实分析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意义,思考如何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解坚持“一国两制”的意义。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教学内容:第一节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三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了解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意义和要求

基本要求: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能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意识,领会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内化国家使命感为个人责任感。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教学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第二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基本要求: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理解提高党的建设水平的重要意义和途径,了解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必要性及途径学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四、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学时数(教学各环节)

合计

讲课

实践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4

 

 

 

4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

 

 

 

4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3

 

 

4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

 

 

 

4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

 

 

 

4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4

 

 

 

4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3

 

 

4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4

 

 

 

4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6

44

 

 

10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

44

 

 

10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6

4

 

 

10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

4

 

 

8

第十二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4

 

 

 

4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4

4

 

 

4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4

 

 

 

8

总  计

64

116

 

 

80

 

五、课程的有关说明

(一)、教学组织:

1.实施机构:由思政教研室执行。

2.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

(二)、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注重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实现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和翻转课堂。核心内容深入讲授,重点内容讲解到位,一般内容简要介绍或学生自学。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课下进行校内外社会实践,形成实践作业。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平台的师生互动。

(三)、考核方法:

1.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教学第十六周

3.课程总评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70%,其余(实验和其它形成性评价)不超过30%

 

撰写人:李英平张文娟

审核人:于美玲